香港人在深圳流行“给小费”?深圳人:可以不给,别惯坏了

2023-08-29 14:09:27 来源: 深圳大城小事

最近,随着深港交流的进一步加深,有人察觉到香港人来深圳,不仅带动了消费,还带来了小费。

直到终于有深圳人受不了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给香港人的三条建议”,第一条就是: 不要在内地给小费了!

“希望香港人在内地按摩时,别再给小费了,通关之后按脚越来越贵了!深圳没有小费文化,不要抬高物价了!”


(相关资料图)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香港人却是委屈地喊冤:第一次知道原来在深圳不用给小费,因为一直以来在深圳按摩都得签小费单,不给的话服务员就黑脸。

有人质疑,除了被强制性收小费,也常看到香港人在深圳自愿给小费,潜移默化地让某些行业养成了收小费的习惯。

正如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深圳本来没有小费文化,来的香港人多了,就有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01

强制性收小费叫规矩,不叫习惯

根据香港网友的吐槽, 深圳强制收小费的场所基本上集中于服务业,比如水疗、沐足、按摩、美甲、美睫等等。

其中,水疗场所是强制收小费的重灾区,尤其是大型水会。

“无论按得好不好,按完后就拿小费单给你签,不想给也要给。”香港人阿峰说,他来深圳按了十几年摩,一直都被收小费,只不过以前没有那么贵。

他常去的一间水会,疫情前小费分三个等级,分别是40、60、80元,疫情后相对应涨到了60、80、120元。

他总结道, 虽然提供了不同的金额,但选的金额越低,也代表着服务态度可能会越差。

“选60元的小姐姐黑脸,选80元的小姐姐会问你要不要喝杯水,选120元的小姐姐会帮你松多几下肩膀,叫你可以睡一会再下楼。”

图源@小红书momo

同样是去水疗,第一次去的梅姐说她人都傻了:在香港都没给过小费,到深圳来了之后,大堂服务要小费、按摩要小费、更衣室也要小费、就连洗个澡帮忙挂衣服的都要小费......

她生气的是,没有工作人员提前告知她这一“规矩”,导致一个又一个服务员伸手向她要小费的时候,她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说句实话, 我可以接受明码实价地调价,但是这样收小费有种硬抢的感觉。 ”

有深圳网友表示不解,自己去同一间水疗,为什么没有经历过收小费的问题,难道服务员都会“看人下菜碟”,只针对香港人收费?

同样的强制性签小费单,也发生在东门的小按摩店和美甲店里。

有香港人去按完摩之后,老板才和他说按摩费和小费是分开算的。“我也不想给小费,毕竟290元按70分钟,在深圳也不算便宜。还要另外付小费,而且还不是随心的,最低要50元。”

他觉得这种先斩后奏非常坑,不想付小费,但又因为是来游玩的不想惹事,最后只能默默咽下这口气。

一位香港人在东门美甲时,被美甲师傅要求多付50块钱作为小费,话里话外还暗示自己很少收到50块钱以下的小费。

“美甲价钱是130块钱,美甲师傅开口就是50块,相当于花了180块钱,做出了50块钱的效果。”

她很生气,感觉像羊入虎穴被摆了一道一样,“美甲做得好看就算了,我心甘情愿。但是这个师傅看着就是新手,明显就是把我拿来练手的,指甲磨得很痛不说,做出的指甲也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香港人北上消费,图的就是“便靓正”。 现在,部分行业因为有了不低的小费,颇有了一些“妹仔大过主人婆”的意味。

“按个摩也才三四百块”,梅姐说,来了一次,光是小费就给了五百多。她心疼这些钱,“算上小费和路费,总价都快和香港持平了”

“在香港,给小费是对对方服务的一种肯定和谢意,这才是小费文化的初衷”,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自愿的小费习惯,满意了才会给,不满意可以不给。

“强制性收小费,那叫规矩,不是习惯。”

02

心甘情愿给小费,有但不多

不同于于强制性收小费,有香港人表示, 在深圳也自发给过小费,而且给得心甘情愿。

香港网友“一朵金花”说,她每次来深圳,都去同一家按摩店找同一位技师,她们之间建立了很深的联系。

那位技师和她推心置腹,每次按摩时,都会和她聊家事。“她的身世听起来很可怜,我很想帮助她,加上她技术很好,所以每次我都会给她100块钱小费,鼓励她。”

或许是像朋友,或许是有了小费的加持,这位技师每次都尽心尽力,让“一朵金花”觉得,就算加上了小费,也是极具性价比的一次体验。

因为共情或者同情服务员,而给予小费的香港人,并不在少数。

在水疗店上班的秀珠表示,自从他们店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顾客之后,老板就降低了他们的底薪,把小费的占比提高了,要求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就争取让客人更满意。

乍一看像是在要求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实际上却将工资压力转移到员工和顾客的身上 。

“虽说原本的薪资也不高,但老板该给的还是会给。现在水疗的小费也有等级,运气不好的时候,薪资会比之前少一两千。”

香港网友表示,就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 感觉不给小费的话,会直接导致服务员的收入减少,而他们偏偏干的又是辛苦的体力活,不给确实不人道。

有的香港人是纯粹享受给小费的那种快乐,花对他们而言的小钱,感受“顾客就是上帝”的感觉。

网友刘海柱说,自己每次去按摩,洗完澡换鞋子的时候,店里的小弟会给自己倒一杯茶,他每次都会给10块钱的小费,只为了听一句“谢谢哥”。

有一些香港人则是会取整给商户,剩下的10块、20块的零钱,他们感觉没有必要拿回去,就直接给了员工当小费。

在酒店工作的夏美也有这种感觉,他们酒店的门童由于经常帮香港人拿行李,所以也经常拿到一些零散的小费,基本上都是100块钱以下的散钱。

有网友看到,有更阔绰的香港人,吃完人均200块的自助餐后,感觉性价比实在太高,服务员的态度也很好,所以默默在桌子上又留下了200块钱的小费,送给服务员。

在这些香港人看来, 用小费感谢别人提供了好的服务,这是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无可厚非。

03

深圳人:不要给小费!

然而,大部分深圳人对小费的态度,是不约而同地反对。 不仅反对香港人在深圳给小费,还要反对深圳人强制收小费。

“不要给小费,大陆自古以来就没有这种文化,服务费都包含在价格里面了。而且大陆人的消费水平就那样,收入就那样,千万不要抬高物价。”

“小费文化就是把用工成本推到客户身上。员工要想多赚钱就得靠小费,所以遇到客人不给或者少给小费,他心里埋怨的不会是老板给的工资低,而是顾客抠门,这样一来,老板就把工资矛盾转嫁给顾客,员工和客户都是受害者。”

为了不让小费文化内地盛行,让香港朋友们不再吃哑巴亏,内地朋友们纷纷出谋划策,让香港朋友扛起举报的大旗。

“最好就先拒绝,要是对方态度强硬,就录音,录下加收钱的理由,确保对话里面说清楚做了多少个项目,一共多少钱,现在商家要你多付多少钱,然后打12315或者12345举报。”

“下次问问他收的小费有交税吗?要给小费就得开发票,不然就可以投诉他们暂停营业的。”

“在内地,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电话打110,110可以解决任何纠纷问题。”

深圳人建议, 虽然香港人对深圳的消费环境还不太熟悉,但可以随时向一个大陆人咨询,因为有些坑,是可以提前规避的。

“比如按摩前,可以先在社交软件上看评价,或者是直接在软件上团购,上面是多少就付多少钱,会标明不会是否有额外的收费,去之前再预约就可以了。”

实际上, 强制性“签小费”的风波也影响着很多足浴店和按摩店的生意,所以很多店都明确表示:免签!

在香港人聚集的福田皇岗村和水围村,大部分足浴店和按摩店的门口都明明白白地挂着“免签小费”。但“免签”不代表“不收”,如果客人要给,那服务员也不会拒绝。

罗湖商业城里遍布的美甲店和按摩店里,虽然没有明确标注“免签小费”,但我们经过实地观察,没有看到强制签小费的行为,但确实有不少香港人自愿给小费。

罗湖商业城一家美甲店的员工梅琳说, 他们会期待拿到小费,但不会强求,也不敢进行道德绑架。

小费在梅琳每个月的工资里占比不少,每个月加上一两千的小费,她的月薪能达到九千。此前疫情,她工作的这家美甲店几近倒闭,她只能另取谋生,干体力活糊口。现在,她每天只需要服务4-5位香港顾客,还能边吹空调边吹水。

当被问会不会主动要小费时,她说:“我们指望的都是回头客,怎么会直接跟人要呢!”

备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文丨白粥

部分图片来源ShenzhenWeekly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