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热讯:“老师传递的是一把有温度的手术刀”

2023-03-31 09:14:24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蚌埠医学院龙湖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开讲。活动当天,学生们挤满了整个大讲堂,有的学生甚至一大早就来排队,只为近距离一睹蚌埠医学院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范先群的风采。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簇拥着两位院士合影留念,“追星”的快乐洋溢在场内3000余名00后学子的脸上。

正是学校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雕琢,让“专业医者”成为学子们的光明向往。1958年,为支援皖北地区医疗事业发展,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选派64名教师,带着成套的教材图书、仪器设备、试验标本甚至课桌椅,直接一火车从上海拉到蚌埠,这成为蚌埠医学院的建校起点。65年砥砺征程,凝聚成“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

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课堂是神圣之地,课不磨到‘水滑光溜’不能上讲台。”在蚌埠医学院工作了40多年的祝晓光,直至退休的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开讲台,而这一切都可以溯源至她20岁时,人生中第一次手握教棒的经历。

建校伊始,蚌埠医学院便倡导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团队身正为范,向青年教师亲身诠释什么是好课,怎样上好一节课。

刚刚大学毕业,祝晓光选择留校任教,准备好教案后,她正要信心满满地站上讲台,却被导师泼了冷水。

“你自己无生上课上了几遍了?”

“一遍。”

“那怎么行?你自己先上个四五遍,教案都滚瓜烂熟了,再来我们面前上几节看看,我们说可以了,你再试着小范围地给学生们上。”

历经几番打磨,老教师们终于点了头。但让祝晓光没想到的是,不知道是自己对教案太过熟悉,还是难以掩饰第一次“真刀真枪”的紧张感,原本40分钟的课她25分钟就全部上完。课堂空白处,只留她一人在讲台前捏紧袖口、满背冷汗。

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的课居然上成这样,要强的祝晓光回到宿舍大哭了一场,导师们知道后耐心劝导:“把课上好是医学教师们一生的命题,好好干,以后路还长着呢。”

从那一天起,站稳讲台成了祝晓光一生的追寻。直至今日,她觉得自己的课堂仍有不足,还可以再进行修补和提升。

祝晓光的身后,是学校将本科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的师者担当。在蚌埠医学院,教授、副教授始终100%给本科生上课,并指导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

临床实践能力是最看重的事

“蚌医的学生出去,基本功很扎实。”这是教育部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多次担任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裁判长的迟宝荣对蚌医学生的评价。

2012年以来,蚌医成为全国唯一连续8年晋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的医学院校,荣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5次。

“很多基础操作,我们是带着学生反复做、反复练、反复纠正。”蚌医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高琴刚入职时,到其他高校观摩学习,她在兔子膈神经放电实验中的操作引来众人旁观。

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退休教授高涌表示:“到医院工作,没有人对我们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产生怀疑,是蚌医人最看重的事。”

高涌回忆,当年他在学校附属医院实习时,一天早上,学生们向老师陈述夜间值班情况,其中一人说:“56床病人昨晚上拉肚子了,给他吃了两片痢特灵,今天早上不拉了。”因为把腹泻说成拉肚子,这名刚刚进入实习岗位的学生被老师严肃地批评了。

严谨细致成为蚌埠医学院对学生们的底线要求。如今,无论是在本科生课堂,还是在医院临床实践,高涌也如当年的老师一样,对学生不经意间把地塞米松简称为“地米”、青霉素皮试说成“青皮”加以规范修正。

踏实严谨种下坚定医者信念

00后的孔诺承是蚌医2020级临床医学卓越医师班本科生,从大一的懵懂到如今种下坚定的医者信念,他庆幸自己成长在蚌医这片热土。

“爱人如己、医者仁心,老师传递到我们手里的是一把有温度的手术刀。”孔诺承回忆,一次周六的生物化学课,因为补考其他课程,班上有六七名同学缺课。当晚,主讲教师朱光能在班级群里发了一个线上会议的邀请码,为缺考学生重新上一次课。担心学生们有知识疑点,朱光能把精心整理的题库同步发到群里,告知大家做完后可以把答案发到他的邮箱里。让孔诺承没想到的是,朱光能精心批改了每一名学生的作业,对于错误较多、知识掌握仍不牢靠的学生,他还利用假期逐个打电话,为学生们耐心讲解、补缺补差。

在蚌埠医学院,非本专业或有交叉学科教学需求的教师,需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一起学习,共同参加期末考试,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蚌医检验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夏俊毕业于综合院校生物化学专业,她坦言,刚到学校的时候,和本科生们坐在一间屋子里考试的滋味并不好受。“很多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如病理、解剖、‘组培’等,我都是‘小白’,得从头学、扎扎实实学,总不能考得不如学生吧?”夏俊说。

“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春风探路,无问西东”,是蚌医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做人做事之道。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31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方梦宇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