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过九旬的哈贝马斯仍唤起中国读者的热情?

2023-08-25 11:56:46 来源: 文汇

哈贝马斯在 2001 年访问北京和上海时,中国社科院的随行记录里评价他的这次来访影响力堪比当年罗素和杜威到中国," 所到之处,他的著作一抢而空。"22 年过去了,年过九旬仍笔耕不辍的哈贝马斯还能否唤起中国读者的热情?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哲学导言:交往理性五论》中译本出版,这是中文世界第一本哈贝马斯解读哈贝马斯的著作。薄薄一本小册子源自 2018 年时,哈贝马斯说在出版社的推动下,出版五卷本《哈贝马斯文集》,之后,五卷本的导言结集成这本哲学导论。日前,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童世骏教授,华师大哲学教授应奇,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汪行福和张双利相聚于上海书展,他们认为哈贝马斯难能可贵地在高龄保持着对现实的思考和回应,对他的阅读永远正当时,这本《哲学导言》构成了围绕着他的一部当代哲学剧场。

童世骏教授说到,很多人听到哈贝马斯的名字,总误以为他已经过世,这是个顽固的刻板印象,觉得开创哲学体系的哲学家都是不在世的。而事实上,高龄的哈贝马斯保持着工作,他一直在出书, 2019 年,他 90 岁生日时,出了一本 1000 多页的哲学史的著作。去年,他出了一本全新论述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一位美国的哲学家不止一次地说起,哈贝马斯是一个在移动中的作家。

这本书《哲学导言》既是哈贝马斯的思想自传,也可以当作侦探小说来读,哈贝马斯用揭秘的方式,澄清了他的思想迷宫,就像给读者一张按图索骥的说明书。为什么今天的读者仍然有必要了解哈贝马斯?他的重要性在于,他所研究问题在当代世界具有普遍性,他论述的问题不仅仅是德国的问题,不仅仅是欧洲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全世界的问题。借助于对哈贝马斯文本的阅读,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身。


(资料图)

汪行福教授特别强调,哈贝马斯的著作面对着两种平行的接受史,一种是把他作为学术议题来讨论,另一种把他作为社会改革的思想指导,后者主要在中欧和东欧。思想家都有他的时代,思想发挥作用也有特定的时代。在 1980 到 1990 年代的中国,哈贝马斯的译作数量多,影响力惊人。但是近十年里,哈贝马斯的思想不再被视为重要的思想资源,我们可能正在错过跟哈贝马斯现在进行时的思想对话。

《哈贝马斯与现代性》的前言提到:" 大部分学者不到 40 岁的时候,试图在学术的一个角落占有一席之地,哈贝马斯不到 40 岁的时候已经全面开花,成为大家。" 哈贝马斯的学术生涯时间跨度很大,他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多,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美学都有,所以他的作品非常多,他的思想也非常复杂,他对所有的新的知识都非常乐于去吸收,乐于去回应,所以在他思想发展将近 60 年的时间里,会有很多变化。

这使得任何一个人去研究哈贝马斯思想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显出,《哲学导言》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的便利,它是哈贝马斯哲学思想的导论,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让人们不至于迷失在常繁琐、细枝末节的文献中。

在这本书里,我们能了解到当今德国乃至西方活跃的哲学流派、思想家,哈贝马斯怎样跟他们进行对话,吸收了什么样的思想,或者有哪些分歧。它是一部微缩版的当代西方哲学史,也可以看作是围绕着哈贝马斯所展开的当代哲学剧场。

汪行福教授谈到了哈贝马斯对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评论,哈贝马斯写伽达默尔,讲伽达默尔的思想是黑格尔思想的 organization,可以理解为一种还俗化。伽达默尔讲黑格尔提出的 " 存在 " 的 " 在 " 可以理解为文化传统,人们生活在文化传统中,倾听文化传统发出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跟文化传统不断对话,获得自我理解。其实哈贝马斯所做的工作也是这样,他把康德、黑格尔理解的理性概念还俗化,还俗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中介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行为。他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不借助于赤裸裸的暴力进行支配,那总是要讲出理由。为什么政治是这样,要给出理由。

张双利教授认为,这五篇导言背后的五卷本《哈贝马斯文集》,承载了他从 1960 年代一直到 2008 年持续的思考,哈贝马斯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创造,他一直在哲学的高度回应时代主题的回应。而他哲学生命的转折点发生在他 80 周岁以后,这十多年里,西方世界内部的问题已经无法被理论话语遮盖。哈贝马斯很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理论遭遇到了现实问题的挑战,但是他理论的核心和骨干仍然是顽强的。他 90 周岁时做两篇文章,主要意思就是:你们现在所说的这些问题我都知道,但是我把所有这些问题在脑海中仔细过滤一遍之后,我认为我原本所走的道路还是要坚持。

张双利推荐年轻学生和所有对当代世界有疑惑的年轻人来读《哲学导言》。她希望困惑的年轻人能从中了解到,哈贝马斯怎样在对现实的回应和探索过程中提出交往理性学说。二战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性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一切苦难、一切问题,仍然坚定地要进一步去寻找把现代化的事业进行下去的道路。他放眼全世界,把所有当代的能够突破形而上学框架的理论资源都有效利用。他有他的对手要回应,他的对手是为威权政治辩护的传统。但他也有他要坚持的传统,他能够借助的是经过韦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介的黑格尔马克思主义传统,这个传统是说现代性一定有矛盾,但在回应矛盾的基础上,还是要把这个事情进行到底。

这个《导言》就是告诉我们哈贝马斯如何成长为参天大树,他如何成长为提出交往行动理论的哈贝马斯。他在和涂尔干的对话当中、在和帕森斯的对话当中,重建自己的现代社会理论。他站在自己的交往理性的理论基础上,给出哈贝马斯版的法律哲学。为什么会有对理性概念的重解?为什么会有对伦理学的重建?为什么会有对法律文学创造性的给出?《导言》揭示了围绕着哈贝马斯的最重要的三大学术问题。他的一系列关于时代主题、政治事件的写作,是从这棵有根有干的大树上长出来的枝叶。

可以说,这本薄薄的小书是进入哈贝马斯哲学世界的引言,是充当导览的学术地图,是深入阅读前的热身准备。至于说,为什么今天仍要读哈贝马斯?因为哈贝马斯关心的问题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关心的问题,是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收拾心情再出发地探索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哈贝马斯把历史经验和思想经验都化为自己思考的血肉。

作者:柳青

编辑:宣晶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