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之声

2022-11-11 13:01:23 来源: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本报记者采访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谈谈意见建议。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彭寿:

集中力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奠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新型举国体制新的核心任务,对我国“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必须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从战略上作设计、在市场中聚资源、用全社会促攻关,集中力量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系统能力,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创造理念、创能转型、创享发展,用实际行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注重整体施策。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不断提升有为政府的定力和魄力,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基础工程,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创新平台重组整合。二是保持动态平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要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保持动态平衡、共赢共进。三是转变治理范式。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中,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生态,健全战略科学家负责制,优化立项—研发—转化—评价的全流程科技管理体系,把全社会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优势。

(本报记者  徐  靖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深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认知思维模式,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必须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融通,强化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大学科融合建设。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牵引,以科研平台为支撑,布局一批“从0到1”基础研究项目,推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推进跨领域跨学科研究,推动产生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成果,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入推进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进一步发挥高校自身的基础性和应用型研究优势,从产教研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建设入手,推动产教研融合新模式,大力培养企业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产业升级。高校要打开“校门”,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世界最优秀的学术机构建立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科技,了解世界顶尖技术发展潮流。

(本报记者  魏哲哲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黄政仁:

重点研发关键前沿技术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求我们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加强前沿战略技术部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竞争热点,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区块链等前瞻性技术研发,力争率先取得突破,积极抢占产业技术竞争制高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聚焦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要标准研发,加快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

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机遇,重点聚焦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数字经济前瞻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协同融合创新,加快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一区一战略产业”布局,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本报记者  窦瀚洋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渝北区委常委、副区长杨帆: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企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应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作用,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龙头企业加强技术攻关。支持具有技术发展优势的企业聚焦产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梳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集中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

加快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企业参与标准修订,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与协同创新中心,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联合体,转化一批科技成果,产生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

构建科技创新企业成长链条。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构建科技型企业成长链条。同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一批规模化、特色化孵化载体,推动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本报记者  刘新吾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10日 17 版)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